◈ 第3章

第4章

陶魚就站在角落裡遠遠地看着李娟的菜攤子

板車上擺着她天沒亮去城外倒來的蔬菜,外加一棒子糖葫蘆。

板車上放置的菜量不多,種類也少,陶魚估計這菜應該是不太好賣,所以李娟不敢進的太多

果然陶魚站了這麼久,板車前來買菜的人就一兩個,挑挑揀揀的,最後買走一點

至於那些糖葫蘆,更是無人問津,沒賣出一串。

陶魚沒上前打擾李娟,轉身又往家走。

路過那看了幾天的大院門口,陶魚腳步稍緩,扭頭望了一眼門口的崗哨

就緩了這麼一步,沒看路,驟然一陣刺耳的急剎聲在陶魚耳邊響起

陶魚轉過頭時,眼睛餘光里閃過一道綠色殘影,同時一陣冷冽的風刮過她的臉頰,接着就是一輛黑色轎車急剎在她面前。

哦,剛剛她好像差點被撞……

前面那輛急剎的軍綠色吉普車裡,司機明顯是個急性子,被驚得不輕,好像正罵罵咧咧地罵娘。

陶魚心裏也不爽,即使有錯,也是各打五十大板,她差點被撞,她都沒罵娘。

她就這麼安靜地站着,還沒等她開口,她面前的這輛黑色轎車降下前窗,一道低磁溫潤的聲線從后座響起

「小張,讓楊固安進去,是我們有錯在先,給人道個歉。」

然後開車的小張便沖前面的吉普車喊道

「楊哥,多大點事兒,消消氣兒,咱進去吧,宋總家裡頭還等着呢」

說完小張又探頭,客氣地沖站着的陶魚道歉

「同志,對不住啊,是我們沒看路,下次一定注意,您沒事吧?」

陶魚淡淡地看向漆黑的後車玻璃,后座里的人只聞其聲,不見其人

她搖了搖頭,往後退了一步,然後這兩輛車便緩緩開進了大院,連通行證都不用出示。

車裡

小張看向後視鏡,表情訕訕的

「嘿,剛剛那小同志長頭簾兒遮着臉,一聲不吭的,看着怪滲人的,得虧宋總您給解了圍,要不按楊哥那爆脾氣,估摸着能把人女同志嚇哭」

后座的宋鶴城一言未發,搖了搖頭

抬手解了袖扣,捏了捏鼻樑,眉宇間有一絲疲憊。

而此時

大院里乃至北城裡都是最有話語權的宋家,已經備好了一場盛大隆重的接風宴

於一座底蘊渾厚的老式庭院中,老老小小几十口人,正翹首以盼宋家最耀眼的那位––留洋回來的宋鶴城。

夜裡

陶魚家那張瘸腿的木桌上,點着一盞昏黃的煤油燈,燈罩里輕飄飄地往上冒着黑煙,有些刺鼻

母女倆正蜷腿坐在床板上糊着今天的紙盒。

李娟看着燈下,閨女還是蒼白瘦弱的小臉,柔聲道,

「魚兒,你先睡,沒幾個了,媽自己就能糊完,從明天開始咱就不糊這紙盒了」

陶魚抬頭,語氣平靜

「為什麼不糊了?」

陶魚以前沒糊過紙盒,但這幾天糊紙盒時,她發現這個工作能讓她心情平靜,什麼也不去想,她還挺喜歡的。

聽着陶魚還帶着沙啞的聲兒,李娟有些激動,這是陶魚出事以來對她說的第一句話

「不是媽不接這活,是紙盒廠沒活了,都在搶活呢,原先還能大傢伙每人分一點,這不今天人紙盒廠主任的親戚來廠里,一下就給包圓了,往後啊,就沒活了」

「不過,也沒啥,沒了這個,媽還能找點別的活干,不擔心哈」

陶魚聽明白了,她點了點頭,最終在李娟漸漸驚訝的目光中又道出一句,

「嗯,明天我和你一起去賣菜」

第二天天還黑着,連微微亮的程度都沒有

像往常一樣,李娟醒來就準備起身出城去倒騰菜

可她一睜眼,發現陶魚已經不在床上了,李娟驟然就清醒了,着急忙慌地下床,叫着陶魚的名字就往外奔

可等她一開門,就看到門口做飯的灶台邊忙活的人,這人不就是陶魚嘛

李娟扶着門框,大大鬆了口氣,可嚇着她了。

陶魚轉頭,看了眼李娟,目光觸及她光着的腳,沉默地轉身繼續忙碌。

李娟察覺到女兒看了一眼自己的腳,哎呦,鞋都沒穿呢,她一拍腦袋,忙回屋去。

等她出來,陶魚正往那糖葫蘆稻草棍上插糖串

只是當李娟看到那些糖串的時候,驚訝又稀罕道,

「魚兒,咋第一顆都是綠的呀,咋弄的!」

「娘嘞,這綠色兒的還畫了小眼和小嘴兒?,怪稀罕!」

陶魚插好所有的糖葫蘆,指着灶邊那剩了個碗底的綠色糖漿

「拿蔬菜汁加到糖漿里熬的綠色,試試能不能好賣些」

說完陶魚也不等李娟說什麼,獨自進屋去整理自己。

李娟則稀罕地拿起剩的一點糖漿,看了又看,最後嘗了嘗

好像多了淡淡的蔬菜味兒,照樣是甜的嘞!可甜的那種感覺李娟卻說不上來,反正這種糖漿她從沒吃過。

一直到陶魚收拾好自己出來,李娟還拿着那碗糖漿對着灶里的一點火光仔細看哩。

等李娟放下手裡的碗,回頭看向女兒時她又定住了

這……這是她閨女嗎,李娟一時不敢認

她從來沒發現,原來自己閨女長得這樣好嘞,想着這十來年,李娟眼睛裏又有漫上眼淚的趨勢。

原來

陶魚把原主那留了許多年的厚重劉海兒給梳了上去,就用李娟很久以前給原主買的紅繩髮夾

所以陶魚現在露出光潔白皙的額頭和整張很是標緻小臉兒,再加上原主常年不出屋子,不曬陽光,皮膚白皙

兩條整齊的長辮子一梳,那小模樣,別說多乖巧俊俏了。

陶魚長的確實好看,李娟年輕的時候就好看,陶立軍長得也算端正,她自然不會難看,甚至青出於藍

而陶魚現在的樣貌其實和她以前的長相非常接近,現在的陶魚少了她前世天生自帶的妖媚韻味,顯得更清雅稚嫩些。

稚嫩些也好,省得她還得像以前一樣,需要刻意遮蓋,這讓她少了許多麻煩。

眼看天就要慢慢放亮,李娟也沒工夫耽擱,兩個人準備好後,推起板車和傢伙什,帶着咯吱咯吱的板車響動出城去了。